中国人给毒药取名有多惊艳!2.0
千日醉兰
毒
药
悲酥清风
The Ancient Chinese Poison
图片
图片
天仙子
“天仙子”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有毒植物,在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又称莨菪(làng dàng)、横唐、行唐。
天仙子全株含多种生物碱,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强烈作用,可致幻、昏迷甚至死亡。
在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唐纪三十二》中就记载了唐代安禄山诱杀契丹人的事件:“安禄山屡诱奚、契丹,为设会,饮以莨菪酒,醉而坑之,动数千人。”(以莨菪酒宴请奚族与契丹首领,待其昏迷后坑杀数千人。)
落雁沙
“落雁沙”并非真实存在的毒药,而是一种源于中国古典文学和武侠文化中虚构的毒药,其名字可能源于古琴名曲《平沙落雁》。
它最早出现于明清小说中,在后世的武侠作品中也常常出现。
比如《铁齿铜牙纪晓岚4》《少年嘉庆》《神医大道公》等影视剧中都有出现这种毒药。
它被描述为一种无色无味、能迅速致死的剧毒,多用于暗杀武林高手。
并且此毒的下毒方式通常很隐蔽,中毒者往往是“内功尽失、七窍流血”,且“无解药”或解药仅能延缓死亡。
图片
千日醉兰
“千日醉兰”是梁羽生在武侠小说《鸣嘀风云录》中虚构的一种毒药。
在《鸣嘀风云录》的设定中,千日醉兰是苗疆奇花,属于墨兰类,会散发异香,当人吸入后将如醉酒般昏迷不醒。
“千日醉兰”名字的灵感来自于古代的一种酒名“千日醉”。
据晋代《博物志》和《搜神记》记载,中山人狄希酿造了一种酒名为“千日酒”,饮一杯可醉千日。
刘玄石因贪杯,执意饮下了一杯未熟之酒,结果昏醉过去,被误认为死亡。
直到三年后,狄希让人开馆,刘玄石才苏醒过来,而棺中的酒气更是让众人也醉卧了三个月。
此传说以夸张的手法式描述了千日酒的醉人程度,被唐代王勃写入诗中:“还持千日醉,共作百年人”,此后“千日醉”也成为美酒的代名词。
悲酥清风
“悲酥清风”是金庸武侠小说《天龙八部》中虚构的一种毒药。
在《天龙八部》中,“悲酥清风”是搜集了西夏大雪山欢喜谷中的毒物制炼成水而成,平时储存于瓶中,使用时化为无色无味的气体扩散。
因中毒后症状先是双目刺痛,随即泪如雨下,故为“悲”;全身筋骨酸软,无法发力,是为“酥”;而毒气无色无臭,如微风拂体难以察觉,称作“清风”。
图丨插画师Evilrose
文丨作者Evilrose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交流
转载请联系
图片
每日积累
古韵
丰富底蕴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